找到相关内容631篇,用时2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修行的功夫--本焕老法师开示

    修行的功夫--本焕老法师开示 路走完了,自然就会到家的。若一天到晚想到家,只这个“想到家”,便成了妄想,是错误的。为什么?想生死是妄想,想成佛呢,还是妄想。要知道,了生脱死、成佛作祖,这些都不是想来的,到了时候,功夫一到,它就会自自然然来的。所以,我们不必去想,只一心地用功就行了。对我们用功的人来讲,有心去想,就成了妄想,就成了障道因缘。因此,我希望大家在用功的时候,放下一切,既不去想生死...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33577035.html
  • 发菩提心——道证法师开示

    当时他应我们的祈求,请诸位菩萨比丘为一位阿甘菩萨和末学两个人在美农雷音寺办了一个传授菩萨戒的授戒仪式。老法师开示我们:“学佛持戒最重要有三点,第一点就是发菩提心,第二点也是发菩提心,第三点还是发菩提心...恩师上忏下云法师时常教我们要“依体起用”——依照本体空的道理,但是要晓得生起种种的善巧运用,不要拿小的引磬锤去敲大磬,也不要拿大的磬锤来敲引磬。再比方,铁锤和剪刀都是空的,但是你若要钉铁钉拿剪刀来钉,...

    道证法师演讲

    |菩提心|孝亲|报恩|道证法师|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1/22094718811.html
  •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济群法师开示

         一、前言   二、什么叫唯识   三、从经教上证明唯识   四、从理论上建立唯识   五、从实践上体验唯识   六、从譬喻上显示唯识   七、从譬喻上显示唯识   八、...

    济群法师

    唯识|济群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101252248.html
  • 常辉法师开示:关于慈济法门

      问:你们从慈济志业的各种活动中感受到些什么?   答:籍事炼心啊!平时我们在寺院所学的经论著作、开示法语,都是教导我们如何摄受有情、慈悲救度的理论。走出寺院,是实践这些理论的大好因缘。看到有病...   问:从来听说,扶危济困、救助孤寡只是世间善法,所获只是人天福报,有漏有为,而并非行菩萨道啊!作为法师,你应在寺院、佛堂、精舍为四众弟子广选佛法,续佛慧命啊!   答:有所求心作善者,人天福报...

    常辉法师

    |常辉法师|菩萨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0738281905.html
  • 随顺烦恼的过患——净空法师开示

    资格是什么?世出世间圣贤教导我们,人道的条件,儒家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佛法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净空法师说故事-善恶篇)   佛教给我们在一切境缘之中,即...

    净空法师

    |烦恼|随喜|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2/09131920449.html
  • 如何以一心三观破三惑-净空法师开示

      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含玄义讲记 第二十卷   (1998年12月11日净空法师启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今天我们还接著看“十乘观法”,这十句前面的三句说过了,今天从第四句看起:   【第四...般剌密帝法师,把这部经偷渡到中国来。智者大师的精诚,拜了十八年。可是天台家的止观跟《楞严经》上讲的奢摩他、毗婆舍那、禅那,这里面还是有差别,但是的确是很接近。   《楞严》传到中国来之后,古代这一些...

    净空法师

    |止观|三观|念佛|一心三观|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2/10271820768.html
  • 梦参老法师开示:白衣不要评论僧众

    这儿恼乱出家人,完了他还要出家,穿了出家衣服,他就是不做佛事,他更进一步的破坏。     所以学三乘法的时候,或者学显教的时候,我们为了种福,不要谤毁其它的乘。不论哪一个法师讲经,你都赞叹随喜,...

    梦参老法师

    说僧过|口业|三宝|防魔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1/12504923122.html
  • 星云法师开示--感应的原理

    http://www.fjdh.cn/Item/32194.aspx
  • 放生的真实意义(海涛法师开示

    http://www.fjdh.cn/Item/36509.aspx
  • 印光法师开示:念佛怎样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宜於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後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若夫依仪诵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 每日功课回向,一...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31476135.html